手机/微信:15038276703


食用油浸出过程中,可能导致浸出溶剂损耗过高的因素有哪些?

浸出法是一种常用的油脂提取方法,它利用有机溶剂的特性从油料中提取油脂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浸出溶剂的损耗过高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,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。下面国瑞油脂将探讨导致浸出溶剂损耗过高的主要因素,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。

一、溶剂选择性不佳

浸出过程依赖于溶剂对油脂的溶解能力,如果选择的溶剂对油脂的选择性不高,就会导致在溶解油脂的同时,也溶解了饼粕中的其他非油性物质,如蛋白质、糖类等。这不但降低了油脂的纯度,也增加了溶剂的损失,因此建议使用常用溶剂正己烷。

二、浸出设备性能原因

1.在食用油浸出设备的安装过程中,由于管道、阀门和法兰连接的密封性能不佳,经常会出现溶剂的逸出、溢出、滴漏和泄漏现象。当浸出设备因故障停机检修时,受温度影响,溶剂的馏程范围较大,导致高沸点和低沸点的溶剂都容易丢失。据统计,在33Kpa的正压环境下操作,如果一个垫片松动,每天可泄漏300kg溶剂。

2.此外,由于冷凝面积不足或冷凝水温度过高,溶剂气体不能完全冷凝,从而导致溶剂的流失。同时,溶剂与水的分离不彻底,使得溶剂随废水一同排出。

3.另一方面,蒸烘机的加热面积不足,导致溶剂蒸汽在粕出口处溢出,或溶剂被包裹在粕粒内部,随粕一起带走。按照标准要求,粕中溶剂残留量应小于0.05%。如果操作不当,残留溶液达到0.1%,每吨饼粕将多带走10kg溶剂。

4.蒸汽达不到规定要求。一般车间的蒸汽消耗量,大豆加工工艺为240~270kg,棉籽加工为380~420kg。饱和蒸汽压力需要0.6-0.7MPa.

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了浸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溶剂损耗过高的问题。

浸出设备油脂浸出设备

三、操作条件不当

浸出温度、时间、溶剂比等操作条件的不当设置也会加剧溶剂的损耗。例如,浸出温度过高,会加速溶剂的挥发;浸出时间过长,不仅增加能耗,也增加溶剂的损失;而溶剂比不当则可能导致油脂与溶剂之间的接触不充分,影响浸出效率,间接增加溶剂损耗。

四、溶剂回收系统效率低

在浸出过程中,溶剂回收系统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溶剂损耗的程度。如果回收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,就会导致大量溶剂无法被有效回收,从而增加损耗。

溶剂回收系统溶剂回收系统

浸出溶剂损耗过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通过优化溶剂选择、加强设备维护、调整操作条件以及提升溶剂回收系统的效率,可以有效地降低损耗,提高浸出过程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。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,还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。因此,浸出油厂应重视这一问题,采取综合措施,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高效化。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如果您有大部分与食用油生产设备及项目相关的问题或需求,请填写以下信息,河南国瑞会尽快安排专业人员与您沟通,为您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。

姓名:

电话*:

留言*:

提交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联系电话
    15038276703
  • 留言
  • 微信二维码